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扶贫攻坚担使命一心为民显初心

 二维码 482
发表时间:2021-09-22 11:28作者:赵明权来源:中国新时代法治网

        贫攻坚使命一心为民显初心

访贵州省凯里市原三棵树镇镇长、市科协党组书记 王东冬

                             

贫攻坚战中,凯里市原三棵树镇的王东冬同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展示脱贫攻坚成效,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实际行动不忘初心使命,用汗水践行庄严承诺。以实干展现担当,用忠诚和誓言诠释一名党员的信仰与追求

王东冬同志在任期间从20168月开始进行摸底调研,第一时间走遍了全镇15个村1个社区1个居委。他深入实际,积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2019年,三棵树镇剩余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镇1884户78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深度贫困摆底村也代表凯里市顺利接受了国家第三方考核验收。

夯实基础 改善设施

基础设施是发展的根基。王东冬同志带领全镇上下大力争取“组组通公路”、饮水安全、电网升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水井修建等基础建设项目,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以来,财政“一事一议”累计投入资金465.64万元,建成通村公路26150米。完成农村“组组通”项目14个 ,全镇30户以上村寨全部通硬化路。累计投入1540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处。“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累计704户3192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85户。持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市、镇两级共配备村级保洁员58名、手推车88辆、电动三轮车35辆、微型垃圾勾臂车5辆、移动式垃圾斗175个、2109个垃圾桶,实现全镇1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卫生先进村标准。利用财政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以工代赈等资金新建机耕道、生产路21.32公里,硬化37.448公里;争取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建农田水利设施16.567公里,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产业扶贫加大力度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一定要筑巢引凤同时抓。”在不断夯实提升基础设施的同时,组织镇村干部,按照“一线一圈”的思路,同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一是重点沿二台线市政干道一线展开农业产业项目。2016年以来实施扶贫项目47个,累计投入财政扶贫及东西部扶贫协助项目资金3873.9万元,先后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1160亩、林下蜜蜂养殖400箱、种植茶叶3000亩、青钱柳茶种植1200亩、精品水果3800亩,培育生猪养殖大户7户、禽类养殖大户6个、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全镇畜禽存栏达247770。实现全镇1884户7815人所有建档立卡户全受益,户均增收400—2000元。二是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巴拉河沿线生态旅游圈。以南花村实施“做客南花”项目为着力点,沿巴拉河上下游延伸季刀、朗利、乌利、一批村寨重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其中:2018年以来南花村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20万元。

“两个宝贝”牵动南北产业

脱贫攻坚战只是前奏,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如何让产业更加兴旺,如何让群众更加富裕才是主旋律他始终相信:只有发挥三棵树镇交通区位、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三大优势,规划定位北产业、南旅游发展布局,大力扩张南北两线发展布局,将会提升三棵树镇产业发展。北线:依托初具规模的20个种养殖基地,联动、融合,沿二台线打造以产业基地发展为主、产业旅游互动的农业产业经济带。南线:依托巴拉河、保存较好的苗族建筑风貌、浓郁的苗族民俗节庆活动、超过70%森林覆盖率的自然条件,促进 “苗疆亲水走廊”、“挂丁温泉”、“做客南花”等项目落地实施,按照西江巴拉河总规抓好各景点布局,沿巴拉河民族文化、康养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带

    王东冬同志“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走基、解难题、办实事一件件民生实事深入人心,一个个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三棵树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把百姓的“小事情”放在心上、“大责任”扛在肩上民生始终跟着民心走,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百姓幸福更有“质感”。富民产业才能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乡村振兴。

                                                           【责编:陈泓材】